她是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chuàng)新設計研究所碩士,多次獲得國際設計大獎,其中作品《希望紙船》入選2016 iF 公益獎,《城市滑板車》入選TOP300 iF 設計獎學生獎項;她曾經參加過許多自然保育及設計志工等活動,在與民眾的互動中走出自我的設計風格,企圖擴大設計在生活中觸及的范圍;她是楊筑婷,一個有溫度的設計師。
納金網設計師——楊筑婷
納金網:
2015-2016年作為柏林白湖藝術大學的交換生期間,在設計方面您學到最多的是什麼?您認為德國的設計和您之前所學的設計有什麼不同?
楊筑婷:
在德國就學期間讓我感到最有衝擊感的是教授與學生間的互動方式,有別于「知識的傳授者」,教授們更像是「富有經驗的同儕」般的存在,在討論時并不會要求學生跟著他的想法走,而是鼓勵學生分析各種做法的優(yōu)劣,他們提供學生各式不同的線頭,而是否選擇那些線,又或是自己找出別條線,選擇權永遠在學生身上。另外,在白湖的教育非常重視邏輯思考,只要想法是通順的,并且概念具有足夠的開創(chuàng)性,即使是非常抽象、不符合經濟效益的設計概念,只要學生肯問、有自信的秉持信念,其實想法都能夠被逐步發(fā)展出來。也因此讓我感到與從前我所接受的教育非常不同,在那裡只要不故步自封,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納金網:
您的作品《希望的紙船》入選德國IF公益獎,是什麼觸發(fā)了您設計這個作品?這個作品的獨特之處在哪裡?
楊筑婷:
因為我自己的畢業(yè)論文是以探討兒童游戲為主題,因此那段時期我對于兒童玩具特別感興趣,而當時聽到同學們在發(fā)想希望紙船的概念,我也就順勢加入了團隊。作品的獨特之處是在兒童玩摺紙船的同時也同時製造了「滅蚊工具」,兒童不管在有意無意的情況下改善了自身的生長環(huán)境。而這也是我一直希望設計能做到的: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
《希望的紙船》
納金網:
作品《角落擊破器》和《城市滑板車》是您和同學合作完成的,分別獲得了紅點概念設計獎以及 iF 設計獎學生獎項。在團隊合作中讓您感悟最多的是什麼?
楊筑婷:
其實在執(zhí)行這兩個設計案前我的平面及表現(xiàn)能力并不是很佳,參與這兩案時其實有部分原因是希望能夠提升自己的硬實力,提升自己在平面表現(xiàn)及產品講解的能力,而成果也是讓我自己很滿意,也因此找到自己在一個團隊中的定位。此外,這兩件設計都是屬于公共設計,因此在找出切入點上也與同伴們花了不少時間,例如城市滑板車是介于自行車與公車之間的移動工具,因此在部點距離上需要詳細分析才能真的找出產品的定位。
《角落擊破器》
納金網:
您參加過很多國際大賽并且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能分享一下您的參賽經驗嗎?
楊筑婷:
有一段期間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參與競賽上,我認為期間最可貴的其實是培養(yǎng)自己的世界觀,在參賽時竟量多看看別的國家的作品,你會發(fā)現(xiàn)受到社會經濟或文化的影響,不同區(qū)域的人關注在不同的事物上,產出想法的手法也不同,也因此能迸發(fā)出多元的想法。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都經歷過投了無數件表板期望最后能夠受到一兩個肯定,但每樣的品質其實參差不一。我承認這樣的訓練在表板呈現(xiàn)及設計趨勢分析上能夠獲得幫助,但現(xiàn)在對我而言我會希望投出的產品是我真的非常有自信并且對它能夠持之以恒的發(fā)展下去,而不是曇花一現(xiàn)的存在。
《城市滑板車》
納金網:
您的社會工作經驗很多,有設計工作經歷以及公益活動等等。曾經的哪項工作讓您最有感觸?您會建議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的學弟學妹多參與哪些工作呢?
楊筑婷:
最有感觸的其實是擔任設計展覽的志工一職,那些經驗讓我對于公共設計感到興趣,并且作為未來發(fā)想設計概念的主要導向。因為在那期間與民眾直接的互動讓我發(fā)現(xiàn)一般民眾對于新事物大多愿意去了解其嘗試并且抱持的好奇心。此外,因為我自己對于設計的信念就是透過「使用」來改變生活,而公共設計能改變的并不是單一的使用者,而使整體社會氛圍的改變,所以其實可以說透過參與這些活動讓我找到自己的方向。我認為不管哪類活動,就算與設計沒有直接關聯(lián)也很值得去參與,挑選自己有興趣的參加,這就像是擴充自己的知識庫,觸及越廣想法也就越廣。
納金網:
一件設計作品,您最追求的設計效果是什麼?
楊筑婷:
我用潛移默化這個詞一語貫穿我追求的設計效果,不管是最廉價或最高級的產品,使用者的生活型態(tài)都因其而改變,而這一個個的使用者最后會構成一整個社會的氛圍。而設計師其實能夠控制這個氛圍的走向,因此對我來說一件設計作品能夠帶來的效果當然就是能將我自己的信念盡量無意識的傳遞給使用者,吸引使用者愛上那件作品,而不知不覺的影響他們的生活型態(tài)。
本文來自藝家人原創(chuàng),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及回鏈 微信:narkii2011 QQ:2044584297